Monday, October 27, 2008

华人乡团的生存空间

今天出席了某会馆的周年庆,有感而发。找了找资料,看到马来西亚华团共有9000个的数字时,就好像知道308国阵马华输了芙蓉国会议席的表情,嘴巴还是张得那么大,脑海充满问号和无奈。9000个里有多少个是重复的?冻结了的?挂名的?搞家族“生意”的?打麻将的天堂?

我不禁要问,到底大家都在做什么和为了什么而做?从过去的宗乡联谊到现在,未来发展方向又是什么?青黄问题解决了吗?到底还剩下多少生存空间?当然,这问题主要抛向宗乡组织,血源性和青年组织日后有机会再聊。

联谊的目的只围绕在长辈们,而且已逐渐模糊。大家唱唱卡拉OK、打打麻将、评评国家大事、搞搞周年庆;年轻朋友对会馆基本没什么归属感,除了榜上有名时拿拿奖励金当零用钱,会书法的偶尔挥毫,再不然跟父母去凑凑热闹。

翻看地方版,锁定乡团的记者招待会、会员大会和文告外,新年大团拜、元宵晚会、挥春比赛、绘画比赛、粽子制作比赛、家乡美食品尝会、灯笼大游行、超渡会、乐龄新秀宿将冠军歌唱比赛的新闻映入眼帘。我在想,二三十年后,还有人坚持在办这些活动吗?然后这些人会是谁呢?

活动的泛滥性和为了办而办的素质问题始终笼罩乡团,办活动最关心拿了多少拨款、请到哪些大粒的开闭幕、报章刊登的版位大不大、拍照有没有站在最佳位置、司仪有没有念少自己名字、捐款的名字有没有登到很明显,当然还有最重要的,能抽到多少油水?

说到这里,该声明立场。这些活动需要办,也应该办。但缺少创意和活力下,光讲“乡情”已经不能满足年轻的一代,所谓的薪火相传和组织年轻化也只能流于口号。相信青少年也受不了uncle在搞青年团、妇女组aunty歇斯底里高唱痴痴缠、一个又一个的念稿机器。要吸纳新血,和马华要招收年轻党员一样,虽说障碍重重,却刻不容缓。

其实,我更不愿意和不赞成看到乡团组织一一变相成为政治领袖的政治跳板、筹码、平台,把乡团玩弄于手掌当中。希望马华在重新讨回华人选票的同时,关注乡团发展,连成一线,重新为大马华人定位,更期许乡团能冲出华社的框架,让大马多元文化结合不只是炫耀的彩妆罢了。

如果办个乡团常识赛,考个七大乡团有哪些,我看连“马华公会”都有人当成是答案。年轻人,不要一句没兴趣和上厕所都不得空就推卸责任。套用肯尼迪的格言,不要问乡团能为你做什么,要问你能为乡团做什么?

大马华人乡团:探源植根,立足大马,放远世界;谈何容易?

0 劲玉良言: